掌握城市地铁火灾扑救应急处置程序 提高地下建筑及地铁应急救援处置能力

Product



掌握城市地铁火灾扑救应急处置程序 提高地下建筑及地铁应急救援处置能力

发布日期 : 2024-07-03 07:58:59 |   作者: 斯诺克98直播吧

  为掌握城市地铁火灾扑救、防汛等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,切实提高地下建筑及地铁应急救援处置能力,9月17日11时,由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与合肥市政府共同主办,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1年城市地铁消防应急综合演练在合肥举行。

  省消防救援总队孙建成政委、合肥市政府罗云峰市长等共计200人观摩此次演练。

  事故假设合肥市地铁4号线金桂站下的地铁列车突发爆炸,隧道内有多节车厢起火,浓烟从隧道迅速向站台蔓延,有多人被困…

  由于火势发展迅猛,车控室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点位报警,排烟风机等设备无法正常启动。轨道运营指挥中心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开启全部闸机,引导疏散人员。

  接到报警后,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紧急调派力量组成地铁灾害事故处置编队,共15个消防救援站、34辆消防车、230余名指战员先后赶赴事故现场。

  首批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后,迅速展开进一步探索事故情况,营救被困人员,控制灾害蔓延。

  轨道运营指挥中心进行运营调度,对4号线全线停运,并及时作出调整列车运行方向就近停靠各站点,疏散车内乘客。

  首批消防员到场经过初步侦察,从1、4号口作为进攻起点,采用对向进入的方式,并要求轨道部门对事故区进行断电,调派技术人员到现场。

  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做力量部署,按照各自任务分工,迅速有序的展开灭火救援行动。

  消防指挥中心正在通过天翼对讲、图文推送、单兵图传等方式向全体指战员发布包括警情研判分析、事故处置要则、安全行动要则和危化物质信息等提醒信息。

  警情研判分析系统,是支队针对合肥地区的不一样的区域灾情特点,建立警情重点区域分析、实时路况、热力图、警情数据对比等模块,在灭火救援处置中提供辅助决策。

  行进过程中,队员们在地面间隔放置烟雾导向灯,该灯在烟雾环境下,能指引战斗人员和受困群众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。

  交警在现场实施路面管控,公安派出所对疏散人员情况做登记核对。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救助被困群众,抢救危重伤员。

  灭火组铺设干线水带同步到达站台,其中消防攻坚力量依托站台,建立主攻阵地,向隧道事故区挺进。

  为避免内攻人员迷失方向,侦察组一边向站台和隧道深入,一边沿线铺设救生照明线。该线是一种连续性照明导向装备,用于地下、纵深大、低照度等环境,能提供明亮的不间断的指引。

  正当消防员进入隧道时,发现有乘客倒地昏迷,消防员们使用他救面罩进行救助并转移至安全区域。

  内攻过程中,指挥员用红外热像仪侦察现场,以此分析火场温度分布‍‍‍‍,让消防员在浓烟环境下快速、准确定位起火点和被困人员。

  红外热像仪的侦测画面,不一样的颜色所表示的是区域内不同的温度,红色的是温度比较高区域,消防队员通过热像画面,能实际做到“洞若观火”。

  支队地铁灾害事故处置编队陆续抵达现场,现场成立作战指挥部,对所有参战力量进行统一部署。

  特勤大队成立攻坚组进入隧道,高新、蜀山,肥西、庐阳、包河大队组建预备队。现场指挥部对作战任务进行分配,各个战斗段立即投入战斗。

  轨道消防车也称路轨两用或地铁消防车,专用于轨道上的消防作业。轨道消防车进入隧道后,是由4个轨道轮接触铁轨,在轨行驶最高时速为每小时50公里。

  为确保行动安全,地面、地下通道口、站台等多点位设置了安全观察哨,分区段进行记录、安全瞭望和环境监测。

  为应对地铁事故中通信瘫痪等极端情况,支队消防通信保障分队使用“自组网通信基站”保障地下行动现场的音视频信息传输。

  消防通讯员通过在负一和负二层放置语音中继台,打通地面与地下的语音通信,为指挥调度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通话保障。

  隧道内,重装攻坚组深入到了事故核心区。靠前的消防员身穿银白色的避火斗篷,它最高耐高温800℃,在火场中有效的起到阻燃隔热作用。

  由于地铁内救援行动维持的时间较长,常规的空气呼吸器不足以满足作战需要,深入内部的消防员使用移动供气源。

  移动供气源能提供50m的行动范围,能在狭小作业空间内应用,通过工作站更换补充气瓶,实现前方人员的长时间连续作业。

  消防员们操作便携式轨道救援车在隧道区间内深入搜索,数名乘客正在逃生,队员们就近利用“隧道联络通道”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内。

  消防员们在车站出入口设置多处风机,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,以加强新鲜空气向地下空间的补充。在车站风井处设置了排烟车,采用负压抽吸的方式,加快地下烟气向外排出。

  根据设计规范,车站内的排烟设计原则是“人员迎风疏散”,地下烟气通过固定排烟设施,从直通地面的风井排出。针对这一特点,支队积极创新探索,采用排烟车和移动风机组联用的方式,在地下空间内形成有利的气流导向。

  隧道内,支队创新应用的移动烟气封控组件,在便携式轨道救援车上,从前向后依次布置屏风水枪、多台正压风机,能临时形成正压气流封控区,防止烟火向车站内蔓延。

  6台蓄电式风机采用两机并联、三机串联的方式,由高到低阶梯状设置。经实测,有效控制纵深约30米,水雾推动效应明显,能够阻隔火势在隧道内的横向蔓延。

  轨道消防车被誉为消防车中的“特种兵”,该车自带供气模块,可以为车内人员提供呼吸保护,确保车内战斗人员在有毒、低氧环境内的安全。

  与此同时轻型灭火机器人也在向站台开进,它们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堵住烟火向车站蔓延。

  由于爆炸导致了车厢局部的脱轨倾斜,隧道壁部分构件出现了塌落,为确保安全,消防员们使用重型支撑套件,对列车和隧道壁进行临时支撑保护。

  为减少水渍损失,加快处置,指挥部决定利用轨道消防车出高倍数泡沫进行覆盖。经过所有消防员的紧张救援,火场温度显而易见地下降,火势被完全控制。